绝对零度 北京怀旧80S 低调务实 享受创业

北京老字号与名匾

 

     北京人信息港

   

牌匾是商家铺户的眼珠子

    如果把店铺称做商家的门脸儿,那么字号的匾额便是商家的“眼珠子”。时下,甭管开什么买卖,起字号是一件令人大伤脑筋的事。字号选定,找人题匾,更是叫人煞费苦心。当然,商家铺户重视起字号和题匾,是一件好事。它说明现在做买卖的人文化素养提高了,起码证明生意人开始拿文化当回事了。因为起字号和题匾本身就是一件文化。

    前些年,有的人做买卖对字号很不以为然。一方面,起字号随意性很大,脑门一拍,字号就出来了。另一方面,有的字号追求“新、奇、特”,中不中,洋不洋,让人看了啼笑皆非。于是乎,出现了这个“城”、那个“中心”,这个“世界”,那个“大王”之类大而空的字号。更有一些俗不可耐的“二傻子”、“李大妈”、“爱你”、“迷你心”之类的字号充斥街头。您说这样的字号有什么文化品位?当然,字号起得如此庸俗,对题写匾额就更不当回事了。

    近二年,由于工商部门对企业名称登记注册作了相应的规定,加上民间怀旧心态及传统文化的复归,人们对字号和题匾的文化内涵越来越重视了。

    店铺的字号匾额,看起来是买卖家自己的事,实际上涉及到一座城市的文化,您到琉璃厂文化街逛一圈,就会有这样的感受。除了建筑的古色古香,您会被这条街上各家古玩铺门口上方悬挂的匾额所吸引,有的端肃浑厚,刚劲笃实,有的行笔如风,雄健奔放。在这条有上百年历史的老街上,店铺的匾额本身就是文化瑰宝。漫步此街,如同置身街头书法博览会。有人说,在北京城品古都的文化味,除了看故宫,游胡同,就是逛大街品牌匾。此话并不为过。字号的牌匾,不但能体现出字号的文化韵味,而且也能展示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。所以说,光起一个好字号还不够,应当再配上名家题的匾,这才两全齐美。

老字号有掌故

    老北京的商家铺户对字号和题匾是相当重视的。往往在买卖正式开张之前,便开始琢磨起什么字号。其实,早年间许多做买卖的人并没有多少文化底子,但是这并不耽误他们起字号。因为那会儿的文人墨客跟一些买卖家保持着密切关系。开买卖的人自己不会起字号,可以向文人墨客去求个字号。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大栅栏的内联升鞋店。创办这字号的店主赵廷肚里没多少墨水。鞋店开张前,为了起个好字号,他不惜重金,四处求人,最后选定了内联升。三字有讲儿:内指大内,也就是朝廷;联,与连谐音,体现这个字号与大内有关系;升,有步步高升、连升三级之意。这个字号历经140多年,保留至今,依然让人回味,现存的北京老字号几乎都有讲儿。

    老北京的字号,除了有吉祥如意等文化内涵,还有直接以人的姓名做字号的,如“王致和”、“王麻子”、“馄饨侯”、“烤肉宛”等。此外,还有以地名和名胜古迹做字号的,如“丰泽园”、“玉华台”、“柳泉居”等。另外,也有顾客叫出来的字号,如“砂锅居”最早的字号叫“和顺居”,取和和顺顺之意,因为它用一口明代的大砂锅煮肉,肉味奇香,食客盈门,一来二去的北京人几乎都知道他这儿有个大砂锅,称其为“砂锅居”,后来店家索性把字号改成了“砂锅居”。

    如果追根溯源,老北京的字号本身大凡都有一番来历。比如“天福号”,相传这个字号是“捡”来的。韩隆年间,店主刘凤翔在旧货摊上见到一块旧牌匾,上面写着“天福号”三个颜体楷字,笔锋遒劲,刘氏开熟肉铺,正缺块匾,觉得这是“上天赐福”,便把它买回来,粉刷了一番挂出来,此匾引来一些文人墨客品评,字号慢慢叫了出去。“桂香村”的字号来历也颇有传奇。当年创办“稻香村”的安徽人汪荣清制做糕点所用桂花,由南方进货。有一天,汪氏发现桂花里有10枚金戒指,汪氏利用这笔意外之财,在1916年开了一家南味糕点分号,因为有意外拾金这个茬儿,分号开张的日子选在了中秋节,所以字号取名“桂香村”。当然,北京老字号的来历有许多“传说”成分。

京城的名匾

    字号牌匾上的字也有讲究,通常商家铺户的匾额以饱满端庄的楷书为佳。一来,楷书容易辨认;二来饱满厚润的楷体字,象征着物阜年丰,财源茂盛之意。纵观京城老字号的牌匾多以楷书为主。那些笔走龙蛇的草书或干瘪枯瘦的字体不宜用于匾额。

    北京老字号匾额多出自于寿石公、陆润庠、王之笔。王当过状元,写的牌匾最多,当时有“学唱无腔不是谭(鑫培),题匾无字不是”的说法。现代名人题匾较多的是郭沫若、赵朴初、董寿平、溥杰、启功。现在保存下来有名的老字号牌匾有:大栅栏“乐家老铺”为寿铠所书。“瑞蚨祥鸿记”茶叶店为吴春鸿所书。“稻香村南货店”为寿石公所书。琉璃厂的“荣宝斋”为陆润庠所书。“商务印书铺”为郑孝胥所书,“韵古斋”古玩铺为宝熙所书,“中华大药房”为冯公度所书,“亿兆百货店”为张伯英所书,“静文斋南纸店”为徐世昌所书。“步瀛斋”鞋店为毛昶熙所书。“西鹤年堂”的匾,相传是严嵩之子严世藩所书。“都一处”烧麦馆的虎头牌匾为乾隆所题。

    北京的许多老字号牌匾,在“文革”时被砸,有的已失踪。能保留下来的实在是凤毛麟角,许多匾额是后来由名人题写的。

    现存的老字号匾额由郭沫若题写的很多。在当代书法家中,郭老的字堪称翘楚。郭老题匾从没收过“润笔”。他为人比较随和,有时请他吃顿饭就能讨块“匾”。当然,郭老也看字号的名气大小,不是随便乱题。“都一处”的匾出自郭老之手。有一次,郭老和夫人到“都一处”品尝烧麦,跟经理栾寿山和几位职工聊起乾隆写的虎头匾的故事。栾经理抖了个机灵说,虎头匾只能挂在店里,我们店门口还缺块匾。说到这儿,他有意卡了壳。郭老明白了他的意思,爽快地说,我给你们写吧,不过,我可没皇上写得好。没过几天,郭老给栾经理打电话,让他来取字,“都一处”的匾就这么挂出去了。

找名人题匾有讲儿

    老北京的商家铺户拜求名人挥毫题匾几乎成了风习。从目前保留下来的老字号牌匾来看,几乎都出自名家之手。当然,其他城市也不例外。我们国家的悬匾之风起源于什么朝代,已无从考证。多数学者认为它的历史与我国古代建筑中的楼台亭阁同步。也就是说,当初一般的楼台亭阁都要配上匾额,以证其名。老式的牌匾通常是长方形,悬挂在门额之上,匾的大小以门面的尺寸而定,不能随意,太大则透着不谐调,太小又让人看不清。匾一般以黑漆金字为主,显得醒目而端庄。老北京讲究题匾之人要有一定的身份,或是政界要人,学界巨子;或是名流贤达,书画才子。当然,找名人题匾,一方面可以借名造势,提高店铺的身价;另一方面过去许多名流的字写得好,他们的书法艺术,能够增添店铺的文化韵味,传之久远。

    早年间,找名流贤达题匾有许多讲究。通常是买卖做“火”了,经营的店铺有特色,名人才会给您赏字。那会儿的名人都拿自己的名声当回事,知道自己题的匾挂出去等于是自己的脸面。所以,名人也不是乱给字号题匾的,您给多少钱也没用。因此,当时的人找名家题匾叫“请字”。比如“天源”酱园这个字号最初用的匾是普通人写的。后来,慈禧太后吃了酱园做的桂花糖熟芥,夸了几句,这事传到“天源”掌柜的耳朵里,他便在铺子里的熟芥瓷坛边上戳了个小牌,写着“上用糖熟芥”,一时间成为佳话,掌柜的借机给当朝翰林陆润庠的府上送去几坛糖熟芥,这才求得陆翰林题了“天源号”的牌匾。解放以后,“天源”的名气越来越大,赵朴初、周建人、董寿平等知名人士先后又给“天源”题了匾。

    时过境迁,找名人题匾之风依然在京城盛行。不过,有些商家不懂规矩,在店铺开张之前便先张罗找人题匾。而有的所谓名家也不顾及自己的身份,只要给的钱多,便不吝惜笔墨。这实在是有失“名人”的身份。

标签:
分类:零度共享| 发布:赵克| 查看: | 发表时间:2007/5/6
原创文章如转载,请注明:转载自赵克 Blog http://www.zhaoke.org/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zhaoke.org/ZHAOKE/146.html

相关文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