绝对零度 北京怀旧80S 低调务实 享受创业

北京小吃---炒肝 鼓楼至交道口 感受老北京的怀旧情怀

 

    “要想吃炒肝,鼓楼一拐弯”。在鼓楼脚下感受老北京的怀旧情怀。

    大概几个月前就在找,现在北京这地界儿哪儿还能吃到地道的炒肝? 有一阵子,只要吃饭的地方有炒肝,基本均要尝一尝。遗憾的是无一地道。

    偶然间被朋友领到鼓楼脚下的“姚记”,算是如愿以偿。

   里面还有卤煮,灌肠,炸咯吱,猪肉大葱一两俩的包子,均“说得过”~

    人的确总是很多。自己个儿的工作也比较忙,但晚上9点来钟到哪儿,照样得凑合着找地儿~

    喜欢这儿的气氛,满屋的北京。而且无论老小,多半都是打小胡同里头溜达出来的。吃着炒肝就着包子,听着老乡们“京腔”的三长两短,舒ten~~

     得提示下,跟这儿吃炒肝最好别开车过去,根本没地儿停。记得过去到鼓楼哪儿吃饭,可以将车停在胡同里头,现在基本没戏。有次就因为吃炒肝可实在没地儿停车而作罢。

    还有更重要的原因,只有步行,才能感受到老北京的情怀。

    北京二环路里长大的孩子与四环外长大的孩子不同,他们更怀旧。

    鼓楼到交道口这条街,是北京为数不多的还能感受到老北京气息的地方。只有步行。

   真正的老北京,并不是后海那个样子。

    从鼓楼脚下往南到地安门,不远即可看到“银锭桥”。而往东至交道口的这条街,保持了儿时这条街的原貌。

    秋天是北京最好的季节, 在鼓楼脚下吃着地道的北京小吃,在老北京韵味很浓的街上领略着老北京的气息,心旷神怡。当然,你得挑个好天儿~~~ ;P

      以下转载千龙网   

   老北京炒肝儿的来历

    炒肝是由开业于清同治元年(公元1862年)的“会仙居”发明的,1900年前后,他在原来售卖的“白汤杂碎”(俺没见过这种小吃,已经被历史洪流淘汰了,顾名思义,估计做法跟现存的羊杂碎汤相似,不过原料是猪下水)基础上,去掉心和肺,并且勾了芡,从而形成流传至今的炒肝。1930年,另外一家炒肝老店天兴居在会仙居对面开业,因为选料更精、采用味精、酱油等当时的新式调料代替原来的口蘑汤等,生意逐渐盖过了会仙居,1956年两店合并,就只剩下天兴居的招牌了。

 

    小吃名进了歇后语的似乎并不太多,炒肝就是其一,足见当时它的受欢迎程度。旧时有“会仙居的炒肝——没早没晚”、“猪八戒吃炒肝——自残骨肉”的说法,原来会仙居的炒肝价廉物美,而且营业时间长,从早到晚不间断,随时去都能吃得满意而归;至于第二条歇后语就更不用解释了,猪同志又一次体现了“浑身都是宝”的献身精神,俺用实际行动表示了对他的支持和钦佩,说完了卤煮说炒肝,各位看官也知道俺的饮食取向了吧。

 

    “炒肝”是名实不符的典型例子,主料是猪大肠,肝不过是点缀而已,而且也没有个炒的过程,完全是煮制而成。不过俺记得曾经有人撰文指出,这里的“炒”来自某满语的音译,实际意思就是煮,京城著名糕点铺稻香村的“炒红果”的炒也是同样的意思。如今懂满语的人已凤毛麟角,俺不幸没有成为这毛啊角啊的一员,也不知道他说的对不对,暂引此说,请有识者为俺解惑吧。

 

    炒肝的做法很简单,将洗好的肥肠切段煮熟,出锅前时加入肝片、味精、酱油、醋、水淀粉及蒜泥等,具有汤汁油亮、蒜香扑鼻、肥而不腻、稀而不澥的特点。因为蒜泥很细,故有“吃蒜不见蒜”之说。这是资料上的说法,俺的味觉告诉俺,实际上各炒肝店或多或少地都加了点糖,更加提味。此外各炒肝店共同的缺点是肝片普遍比较老,口感不够好,这也是没办法的事,现在的炒肝都在锅底下长期加温以保持售卖时的温度,肝自然就老了。正宗的吃炒肝方法既不用勺子也不用筷子,一手托着碗底,转着圈嘬,好处是肠、肝和芡汁分布均匀,虽然动静儿挺大,但周围人都这么干,您要是悄没声儿地闷头吃,反倒显得格格不入了。

 

   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家俺觉得还算不错的炒肝店,评价完全出自个人口味:

 

    1,天兴居。最老牌儿的炒肝店,特点是大肠的火侯掌握得恰到好处,碗还是那种最传统的高桩小瓷碗。以前俺老去,因为是正宗名门,俺的要求比较高,用挑剔的眼光来看有两点不足:首先是没有大小碗之分,就一种规格,一碗两块;此外偶尔会发现肝片并不全是肝尖,白玉微瑕。地点在前门往南约300米,过“都一处”后,顺路东的鲜鱼口街向东约150米路北,店内墙上还贴着炒肝的介绍和天兴居的由来

 

    2,凯琳饭馆。俺觉得比天兴居的蒜味更浓些,口味偏咸包子一般般。上文提到过,他那里的卤煮也不错。地址在虎坊桥路口西100米两广路路南,紧挨着湖广会馆饭庄

 

    3,鼓楼脚下一饭馆。对着鼓楼吃炒肝的感觉真的很好,要是碰上迈着方步、提笼架鸟的一位爷,准得迷惑一下是不是又回了咱大清帝国。有两次周末早上去过,都排队二十余人。芡汁挺鲜,可俺觉得实质性内容偏少,蒜味似乎还应该更浓些。饭馆好象没名字,但挺好找,地点在鼓楼东北墙外,钟楼湾胡同的路牌正对着,门口有炒肝、卤煮火烧的招牌

 

    4,安乐林炒肝赵。离俺家比较近,最近去得勤些,跟以上三家有明显区别:芡汁颜色浅、整体口味淡;加了姜末;猪肝片比其它地方更大更醒目。虽然跟正宗的炒肝略有不同,但给的多,实惠,大肠在碗里的密度很大,口轻和加姜都恰好符合俺的要求。盛肝儿师傅的动作颇有些表演成分,大勺上下挥舞,盛肝儿的时候全身似乎没有一处不使劲的。地点在南二环景泰桥(天坛南门)往南约500米,蒲黄榆路口奔西约400米,景泰路与安乐林路交叉口的东北角。

    

    您要有什么觉着不错的炒肝馆,也跟俺们分享分享吧,让咱们把吃炒肝的传统发扬光大。早上起来往早点摊儿前一站,甭管有钱没钱,见着师傅就说:“二两包子一碗肝儿”,一口纯正的北京腔儿,倍儿有面子。您说吃这得多少钱……怎么也得十块吧……十块?!那是仨人吃的,四块钱封顶,您还别嫌便宜,您得分析这吃炒肝儿人的心理,好这口儿啊。所以咱们吃炒肝儿的原则就是:不求最贵,但求最香!

标签:
分类:零度随笔| 发布:赵克| 查看: | 发表时间:2007/9/24
原创文章如转载,请注明:转载自赵克 Blog http://www.zhaoke.org/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zhaoke.org/ZHAOKE/222.html

相关文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1 #赖晓毅
赖晓毅 没想到你是鼓楼脚下,什刹海边长大的~~
2007/11/12 21:17:28 【REPLY】
2 #波波
波波 嘿嘿,明儿就去~~

见着师傅就说:“二两包子一碗肝儿”,一口纯正的北京腔儿,倍儿有面子。
2007/12/16 17:54:00 【REPLY】
3 #炒肝传人
炒肝传人 “姚记炒肝”与“北京炒肝”、“中华名小吃”毫无关系
------北京电视台-5频道,有关“北京炒肝”报导严重失实
------2008-11-06,北京电视台-5频道,“环渤海新视野”栏目中播出的关于“北京炒肝”的内容(详见“京津小吃说门道-环渤海新视野”视频),严重失实,并且还把“姚记炒肝”与“北京炒肝”、“中华名小吃”混为一谈。这是对“北京炒肝”历史的严重歪曲,也是对消费者的误导。
现在“会仙居”、“天兴居”掌勺人,司德印老师傅(今年86岁,还健在),北京电视台应该前去采访一下老先生,看看他是怎么说的,他是否认识“姚记炒肝”的人?关于制作炒肝的工艺,老先生只承认,他不手艺传给了自己的儿子---司永江。1985年,司永江来北京接班,顶替了父亲,之后父亲并没有离开“天兴居”,而是手把手地把制作“北京炒肝”的传统技法交给了司永江。1997年,司永江代表“天兴居”参加北京名点名菜鉴定会、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烹饪大赛,一举获得了两项大奖。司永江亲手烹饪制作的“北京炒肝”,被确认为“中华名小吃”。这是任何人都无法篡改的历史事实!
2008/11/13 13:54:37 【REPLY】
4 #炒肝传人
炒肝传人 北京电视台-5频道主持人、以及北京晚报的记者刘一达,凭借自己一知半解,和道听途说,就面对广大观众海侃老北京传统小吃“北京炒肝”的历史由来,还把“姚记炒肝”拉上了屏幕,似乎在告诉人们“姚记炒肝”就是正宗的“老北京炒肝”,故意搞出了几代“传人”。事实是这样的吗?不妨翻开«北京市崇文区饮食业资料汇编»(这是由“北京市崇文区饮食行业协会、北京市先达饮食集团公司,1997年6月出版,主编钱广金,编写组组长:张凤兰,副组长:崔健立,组员:王瑞华、郭水维、高俊燕、李福志、钱广金),第161页“会仙居、天兴居炒肝店”,把“北京炒肝”的来龙去脉写得清清楚楚,根本就没有“姚记”的影子。历史证明:传承“北京炒肝”这一百年传统小吃的师傅,就一个人,他就是86岁、目前还活着的司德印老人。而把这一传统小吃发扬光大的是他的儿子司永江,是司永江在1997年参加的北京名点名菜鉴定会、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烹饪大赛,是他制作的“北京炒肝”获得了“中华名小吃”大奖,这一切的一切均与“姚记炒肝”毫无关系!那么,北京电视台、北京晚报的刘一达记者,为什么不顾客观事实,非要这样做呢?还故意把“北京炒肝”说成是“溜肥肠”,实属荒诞之极,作为记者,信口开河,实属罕见。
为此,作为“北京炒肝”的传人,要求北京电视台5频道、北京晚报记者刘一达,尽快向广大观众澄清是非,还“北京炒肝”历史的真实,并对“姚记炒肝”的误导做出解释,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得起观众,对得起喜爱“北京炒肝”的食客们。


2008/11/13 13:55:23 【REPLY】
5 #司德印
司德印 从白水杂碎、炒肝、北京炒肝、到中华名小吃
(会仙居、天兴居掌灶人:司德印、司永江谈老北京炒肝)
会仙居创业于清同治元年(公元1862),天兴居创业于民国22年(公元1933年),两户都座落在北京前门大街鲜鱼口内,1956年公私合营两户合并,新牌匾叫“公私合营会仙居、天兴居饭馆”,1958年饭馆重新装修后改用横匾,去掉“会仙居”,只叫“天兴居”了。“会仙居”是“北京炒肝”创始者。
“北京炒肝”是从“白水杂碎”、“炒肝”、到“北京炒肝”、最后成为“中华名小吃”,前后经历146年的发展历史,从同治元年的“大顺记”鞋铺开始,后刘永奎接手卖“折罗”,小店起名“会仙居”。同治末年,刘永奎夫妻相继去世,会仙居归了刘喜贵。
刘喜贵本是个农民,无手艺,又不会做生意,因此,托人将大儿子刘宝忠、二儿子刘宝奎分别送到饭馆去学徒,到清光绪20年(公元1894年),老大、老二都学徒期满出师,三儿子也长大成人,哥仨先后到会仙居帮其父做生意,从此,会仙居在经营品种上有了变化,添上自制的酱肉和火烧,人员增到4人,但生意平常,会仙居仍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酒馆。
1900年刘喜贵去世,会仙居由其三个儿子经营,兄弟三人仿效广来水的白水汤羊的制法,做起了“白水杂碎”生意。但“白水砸碎”因佐料不全,制做工艺简单,日子一长,顾客不爱吃,尤其是其中的心和肺,桌上地面吐的到处都是。会仙居这种改进并无大起色,下步如何改,哥仨也无办法。当时«北京晨报»的主持人杨曼青,对北京的风土人情很感兴趣,经常光顾一些北京风味的小吃店,和刘宝忠哥仨很熟。一次在聊天中得知哥仨的心思,便出主意说:你们干脆把“白水砸碎”中的心、肺去掉,加上酱色,再一勾芡,起名叫“炒肝”,可能吸引人,如果有人问,为什么叫“炒肝”?回答是肝炒过。过些日子我在报上为你们宣传一下。哥仨一听,连声说好,决定照此办理。
6 #司德印
司德印 这也就是我们说的“炒肝”的由来,它是由“白水杂碎”改进而来,“炒肝”的名字是当年«北京晨报»的主持人杨曼青起的,由于“炒肝”源自于北京,又是北京人最喜爱的小吃,久而久之“炒肝”就成了“北京炒肝”,这就如同“烤鸭”、“北京烤鸭”一样,成为了一个城市饮食文化的符号。会仙居“炒肝”说起来比全聚德烤鸭的历史还要长(全聚德创立于1864年),现如今“北京烤鸭”成了首都北京符号,来到北京非吃烤鸭不可。“北京炒肝”也是如此,«燕都小食品杂咏»中有首竹枝词,生动地道出了北京人对炒肝的由衷赞美:稀浓汁里煮肥肠,交易公平论块尝。谚语流传猪八戒,一声过市炒肝香。不少的文人墨客还编纂了许多京城谚语,大加赞赏“炒肝”的厨艺,当年会仙居炒肝名噪京城,一些达官贵人也忍不住跑到会仙居尝尝这“炒肝”的奇妙味道,时至今日,依然如此,百年历史,经久不衰。
7 #司德印
司德印 1936年,司德印14岁来到北京,一直由“会仙居”掌灶干到解放后,“会仙居“、“天兴居”合并、公私合营,又成为“天兴居”掌灶,1985年,司德印之子司永江来北京接班,司德印将其炒肝厨艺传授给司永江。
1997年,司永江在“天兴居”掌灶12年后,代表“天兴居”参加北京市、全国烹饪大赛,他亲手制作的“北京炒肝”一举成为“中华名小吃”,“北京炒肝”这门厨艺经过司德印、司永江两代人的不懈努力,把“北京炒肝”厨艺推到了及至,其制作手法、炒肝的选材、选料、辅料、刀法、配比、火候时间的把握、先后的顺序、以及操作手法等,更加讲究,更加科学,更加注重营养,特别在适合老北京人的口味上,司德印、司永江两代厨艺人,摸索出一套独家的操作规程,而绝非北京市面上的、什么各种姓记的杂牌炒肝可比的,吃了满嘴的的大蒜味,更不是像《北京晚报》记者刘一达所说的“炒肝就是溜肥肠”。这些人根本就不了解炒肝的制作工艺流程,只是在那里道听途说罢了,照他们的说法“炒肝”不可能会传承到今天,“北京炒肝”成为北京的城市符号,更不会成为“中华名小吃”的。所以,在这里很有必要把“北京炒肝”的真实来历,原原本本介绍给大家,正本清源,排除误解,辨明真假,以防误导,还“北京炒肝”历史的真实面貌。
作为“会仙居”、“天兴居”的掌灶、“北京炒肝”厨艺人,我们有责任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(正宗老北京炒肝店正在筹建,届时欢迎广大顾客光临品尝),使“北京炒肝”这一百年历史“中华名小吃”传统饮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,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文化生活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!